7月11日至13日,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联合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发展研究院、三农研究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前沿”夏令营活动。来自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50名优秀学员通过网络远程参与了本次夏令营活动。此次夏令营活动的举办,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活力、锻炼同学们的学术思维、扩大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为主旨,并为我院/所选拔2021年硕士推免生。
7月11日上午的开营仪式中,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杨培雷书记作为主持人致开场辞,并介绍了到场的领导。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李劲松副院长致辞,对各位参营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概况以及近些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曹建华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历次夏令营活动情况及院/所概况。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张学良副院长就院/所的人才培养情况作为介绍。接下来,各学科带头人以及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陈仁丽主任简单介绍了各学科专业和各研究院情况。
开营仪式结束后,杨培雷书记为夏令营营员做了题为“谈读书、学问与人生”的讲座。杨培雷书记从“为什么要读书”“如何做学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个学者应该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掌握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方法。
7月11日下午,刘乃全教授为夏令营营员做了题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及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热点问题”的讲座。刘乃全教授首先从区域经济科学的起源和区域经济学为什么已经成为中国的显学讨论了这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其次阐述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最后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城镇化问题、中美贸易问题与“一带一路”倡议及新冠疫情与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
金钟范教授则为营员讲授了“世界城市系统研究动向”的讲座。金钟范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城市、世界的城市、系统、城市系统、世界城市系统和网络结构等基础概念的界定;其次分别从结点的等级结构、联系结构和网络结构讲解了世界城市的等级研究、联系研究和网络研究;最后从分析的资料依据和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世界城市系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月12日上午,吴方卫教授为夏令营营员做了题为“经济研究与方法论”的讲座。吴方卫教授从“什么是经济研究”“经济研究的范式”“我们为什么要学方法论”和“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进行经济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掌握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方法。讲座中,吴方卫教授以“恋爱经济学”为例详细生动讲解了如何掌握经济学方法的“一招一式”,充分调动了营员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热情。
张学良教授则为营员做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讲座。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张学良教授在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及长三角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性讲解,包括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及方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产业发展、交通发展、社会发展、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其竞争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张学良教授提出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7月12日下午,曹建华教授为夏令营营员做了题为“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的讲座。曹建华教授从“世界气候变化应对”、“我国能源利用状况”和“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低碳经济与巴黎协定减排公约的相关内容。
此外,王丹讲师还做了“自贸区开放创新与中美贸易摩擦启示”的讲座;汪晨副教授做了“收入不均等及其影响因素”的讲座;孙聪副教授做了“绿色宜居城市与居民需求”的讲座;盖庆恩副教授做了“Misallocation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的讲座;王婧副教授做了“关于城市与区域绿色发展的几个问题研究”的讲座。
在密集而高效的学习环节以外,院/所还对营员进行了面试,对营员的逻辑思维、研究潜力及综合能力进行了详细考查。
2020年“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前沿”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扩大了营员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扩大了我院/所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学以及能源经济等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此次夏令营活动还为我院/所选拔了优秀的生源。
(撰稿人:杨青、刘江华)